寒风萧瑟雨纷飞,潇湘大地战鼓擂,日前,国防科大“强军-2019”军事技能竞赛在三号院区揭开战幕。
本次比赛是学校牢固贯彻落实习主席训词训令、兴起群众性练兵比武热潮的一项重要举措。开赛之前,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各学员大队的特战队员,经过百余天的精心准备,早已“箭在弦上”,只待一声令下,踏上夺取“强军杯”的特战征途。
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此时的科大校园硝烟弥漫、战味十足。所有比赛场景都是按真实战场环境布置,比赛科目设置从实战出发,使特战队员置身于复杂多变的实战环境。
比赛共设置了超越障碍、手雷投掷、攀越高墙、轻武器射击、室内障碍、战场救护、战场转移等实战课目,以全面检验学员在特种作战任务背景下的指挥与控制能力、班组行动能力、通信能力补给与生存能力等战时必备技能。
考核任务以战斗班遂行特种作战任务为基本想定,按照预定时间、路线,不定情况完成任务,不避风雨,连贯实施。参与比赛的每个战斗班组由不同年级的11名学员组成,班组里还包含“女特战队员”,一名名军中“花木兰”征战“沙场”,她们用汗水书写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精彩故事。
梅花桩、荆棘丛、高低索、四米高墙……无数高难障碍科目摆在眼前,随着比赛进程的推进,参赛队员们体能消耗越来越大,科目难度越来越高,突发情况越来越多,他们不仅要充分发挥体力和智力,还要根据队员力量、身高、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的特点,合理设计通过流程和顺序,随机应变各种临机情况。
来不及喘口气,便要立即奔赴下一科目点,赛场如战场瞬息万变,特战班组全员全身心投入比赛,沉着应对处置沿途出现的突发情况,展现出过硬的军事素质。有些队员在通过障碍时受了伤,可他们没有停下脚步,哪怕血汗染红迷彩,最终克服皮伤肉痛,保证了队伍顺利通过层层考验。
在强调实战化、综合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配合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任务,此次比赛全面考验了学员的战斗体能、技能与智能,呈现出高强度、高难度、高负荷、高标准的“三能四高”显著特征。
“今年的强军杯比赛科目设置难度高,尽管大强度的特战训练让我感到身体疲累,可比赛过程中队员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这样的体验我们会铭记在心,激励我不断前进。”刚结束任务的队员们感慨道。最终,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学员二大队夺得总分第一名,捧得“强军杯”。学员五大队、六大队分获亚军季军。
伴随实战化训练改革探索之路不断前进,国防科技大学按照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的要求,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以战斗体能、战斗技能、战斗智能、团队作战为主要内容,着力全面提升学员军事能力素质水平。
他们通过搭建“强军杯”实战化竞赛平台、成立“银河”特战俱乐部等形式,积极探索实战化教学训练模式,不断深化军事课程体系重构,大力推进军事基础教学实战化改革,为强军兴军提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支撑。
怎么样?这群浑身英气的兵哥兵姐们有没有帅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