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英烈,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也是最生动的党史资源。当绵绵春雨再一次洒落在这片无数英烈用鲜血与生命捍卫的热土上,国防科大官兵走进伟人故居、瞻仰烈士陵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寄托哀思与悼念,汲取奋斗强军的不竭动力。
从星城长沙到江城武汉,从淝水之滨到钟山脚下,国防科大的每个校区都驻扎在红色热土之上,无数英烈长眠于此,只为表达对祖国“清澈的爱”。国防科大官兵挖掘驻地“红色富矿”,走进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扎实开展现地教育。
长沙烈士公园纪念塔前,智能科学学院学员深情默哀
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官兵在长沙烈士公园纪念塔前重温入伍誓词
杨开慧纪念馆,电子科学学院学员追忆英烈
江淮英雄纪念碑前,电子对抗学院官兵集体默哀
信息通信学院官兵在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开展主题演讲
国际关系学院官兵参观雨花台革命英雄纪念馆
湖南烈士陵园,教练勤务营官兵向英烈敬献花篮
“我们从北国雪原走来,带着哈军工的风采……”系统工程学院学员大队官兵走进陈赓故居,高唱《国防科技大学校歌》,向陈赓院长墓碑三鞠躬,表达对老院长的深切缅怀。
在湖南革命烈士陵园,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学员身着深色外衣,手捧黄白菊花,在高伯龙院士的墓前肃然起敬。
在长沙烈士公园,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官兵生动讲述夏明翰等典型英雄革命故事;在教学楼前,他们动情讲述十位挂像英模的故事,并献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白花。
“历史是不能编造的,英烈更是不容污蔑的!”气象海洋学院无军籍学员队里,一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大讨论正在展开。针对网络上调侃董存瑞、邱少云等先烈的言辞,他们义愤填膺,为英烈正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先锋,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希望。”打开“中华英烈网”网站,两行醒目的大字映入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学员李杭橙眼帘。一段段视频让他热泪盈眶,一则则故事让他心潮澎湃。
在江苏南京,气象海洋学院学员大队官兵利用“宁英烈云平台”进行在线祭扫。他们浏览着英烈的生平,献上一束束菊花,写下一段段留言。
深情祭英烈,同心筑军魂。站在历史的渡口,国防科大人深情缅怀先烈,在传承英烈精神、继承英烈遗志中凝聚强军兴国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