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3年前,南京沦陷,30多万同胞惨遭日寇杀戮,震惊世界。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悲剧和灾难,还是国家之殇、民族之痛,也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今天,国防科大气象海洋学院在长沙、南京两个院区开展多样活动,铭记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砥砺官兵强军报国之志。
上午10时,凌厉的警报声划破南京上空。气象海洋学院学员大队官兵在宿舍楼前庄严肃立,低头默哀。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
……
默哀毕,官兵们纷纷走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和平许愿墙”前,写下自己的真切感悟。密密麻麻的签名与留言,声声呼唤,字字入心。这是官兵对死难同胞的缅怀,对延续和平的向往,更是他们立志强军的铿锵誓言!
为遇难同胞点一支蜡烛、献一束花、敲两声钟、留几句祈愿……星城长沙,该院无军籍本科学员队在参加着网上公祭活动,表达他们对死难同胞的缅怀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在南京市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抗日战士浮雕前,研究生学员张弛久久伫立;面对雕刻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大四学员彭湃情不自禁低声哼唱;看着博物馆的手印墙,士官学员武望江仔细阅读着每一个红手印下的故事……
官兵们被博物馆中珍贵的展物和史料深深吸引,也陷入了思考。刚刚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员丁佳奇看着面前的战争图片感触颇深,“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作为一名国防科大的学员,我今后一定会在国防科技自主创新上奋发图强,为打赢未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和平是需要争取的,更是需要维护的。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作为党员、军人,我们必须要增强政治敏锐,强化身份意识,为和平铸造最坚强的壁垒。”随后,大队政委陈治华以《铭记历史之殇 砥砺强军之志》为题进行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告诫官兵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更要锤炼本领、矢志强军。
“我从头哭到尾,看到城墙上悬挂的人头,满地堆放的尸体,我的心就一直揪着。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电影《南京!南京!》正在气象海洋学院无军籍本科学员队播放,观看电影后,学员周妍内心久久难以平复。
“一千多人用了十几分钟全部‘处理掉了’。这个日军中队便扛着溅满鲜血的刺枪和太阳旗,洋洋得意地走向金陵城的大街小巷。”在气象海洋学院学员二队图书室,学员裴阿鑫正皱着眉头看《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看到这里时,他攥紧了拳头,“太惨了,历史的悲剧绝对不能再次发生!”
为了让学员能够进一步了解那段历史,学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育引导。在宿舍楼前大屏幕上,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实景电影正在循环播放;在宿舍,学员们正利用手机、电脑等观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众号推送的“云游纪念馆”系列视频;在微信群里,一篇篇描写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文章正在推送……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强国强军、开创未来,才是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