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党课可以有多少种打开方式?
科技专家来主讲、信息系统当“助教”、学员自己上讲台……
近来,国防科大各单位创新形式开党课,
寻根溯源,
从党史军史学习中汲取精神养分,
让党课生动又深刻,走心更入心。
“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我志愿军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发起反击作战……”
近来,电子科学学院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地理信息系统,
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之抗美援朝战争复盘。
系所领导轮流任“主讲”讲述五大战役,
依次显示的战场三维地形图、战役态势图,
让大家如同身临战场。
志愿军进攻路线
兵力部署、战斗地形、行动路线、战斗结果等信息得到动态、直观的呈现,
“可看可听可感”的党史让大家赞不绝口。
如今,该院科研人员正在加紧调整优化系统,
让功能更完善,使用更方便,
以更好服务党史学习教育,
并适应数字战场作战推演等实战需求。
计算机学院邀请6位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的老师走上讲台,
用所见所闻讲述一代代银河人的艰辛创业史、顽强拼搏史和无私奉献史,
生动展现了银河传人的强国强军梦想。
有学员说:“近距离聆听教员讲历史,
促使我们思考国家的痛楚,民族的艰辛,
几代人流淌在血液里的‘银河’精神,
不断激励我们脚踏实地、砺砺前行。”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开展“学党史、讲院史、忆初心、砺斗志”活动,
邀请张斌、朱志宏、许晓军、钟辉煌、曾立等5位专家教授围绕各单位相关专业发展的历史脉络,
通过追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初心,
增强全院官兵矢志强军、实干奋斗的拼搏精神。
“把科研成果写在武器装备序列中。”
——这是智能科学学院建党100周年定制版水晶摆件上镌刻的一句话。
该院邀请4位教授分5个专题做学院“十四五”规划专题报告,
从党史故事说起,落在学院“十四五”规划上,
将学院发展规划融入党史学习教育。
教员陈宁说:“听完专家们的讲座,
我对学院未来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
也更加明白自己在未来战争中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在我的家乡南昌,
随着1927年8月1日的一声枪响,
打响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行动的第一枪……”
电子对抗学院学员一大队学员程龙涛走上讲台,
讲述家乡扣人心弦的红色故事。
该队充分利用学员家乡的红色教育资源,
组织官兵讲述革命历史、红色遗址,
以此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官兵使命责任担当。
红色的岁月,红色的征程,
一段段感人过往,一处处历史坐标,
让学员们的思想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好河山,
也让党史军史学习有了“情景式”“沉浸式”体验,
鲜活的故事、激昂的语言赢得台下学员阵阵掌声。
第六十三研究所官兵在溧水红色李巷开展现地教育,
邀请七旬老党员任生安讲述《李巷人民的抗战史》,
朴实的话语,生动的故事,
令在场官兵被深深吸引,仿佛重回那个风雨飘摇却激情澎湃的年代。
有官兵说:“聆听这样的党课很有意义。回顾党的发展历程、感悟先辈奋斗不易,激励我们将革命先辈的精神特质融入血脉之中,汲取红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