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银河”、“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
并在载人航天工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领域
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
今年是国防科技大学
一起了解
这所学校到底有多顶尖↓
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有多快?
到底能用来干啥?
近日
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
在最新公布的
国际大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和小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单中均夺得世界第一
据了解世界上最快的超算计算能力已经达到每秒超百亿亿次
拿人类的计算能力做比较
假设一个人每秒钟
只能做一次加减乘除类的基本计算
那百亿亿次大概要
全球80亿人不间断地做4年计算
如此强大的算力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被业内人士称为
“算天算地算人”
例如,算天
可以精准预报未来天气状况
算地
可以助力解决油气能源开发中
地下油藏分布、地下矿产分布问题
算人
可以为生命科学提供支撑
通过模拟血液流动、心脏运作等
人体复杂机制
为医学研究提供精确数据支持
……
以“天河”系列为代表的
中国超级计算机
近年来数次问鼎世界超算冠军宝座
然而
这个世界级“超级大脑”的成长道路
并非一帆风顺
“银河”璀璨的背后
曾“禁止中国人入内”
1975年
我国花重金从国外
购买了一台高性能计算机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
这台机器被锁在一个玻璃房里
中国人只有经过授权才能进入使用
……
1978年5月
我国自主研制
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的任务
交给了国防科技大学
时任学校计算机研究所所长的慈云桂
立下军令状
“6年时间,一天不拖
每秒亿次,一次不少
经费预算,一分不超”
“银河一号”全机
有几万根直径0.5毫米的绕机线
十几万个绕接点和几百万个手工焊点
这些全都依靠人工
一条一条接、一个一个绕
一处失误
就可能影响整机性能
所有科研人员都铆足了劲
奋力攻关
5年后
1983年12月
我国第一台亿次超级计算机
“银河一号”研制成功
比原定计划提前1年完成
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
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制造
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40多年过去了
被称为“争气机”的“银河一号”
依然可以正常通电使用
如今
中国超算逐梦星河
国防科技大学还在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微纳卫星、激光陀螺技术等
关键领域
不断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