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红色传家宝 | 走进校史馆“镇馆之宝”
发布日期:2021-04-06 来源:国防科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刘自新 图片:杨龙霄 素材来源于校史馆 访问量:

不忘历史,才能更好地担负起今天的使命重任。史馆文物见证了学校先辈铁血峥嵘的岁月,记录着那些留在岁月里的声音、那些奋斗的身影,蕴含着先辈们用行动诠释的崇高信仰信念、爱党爱国爱军,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内涵。这些学校的“传家宝”,是我们在新时代朝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的力量源泉。

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指出,哈军工是我国国防科技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哈军工传统值得发扬光大。

校史馆的镇馆之宝——毛主席训词就集中体现了哈军工传统的核心底蕴。陈赓院长曾强调,“主席训词是学院的传家宝”“新学员一入学就要好好学习主席的训词,使训词牢记于心。”

走进校史馆序厅,凝视着正前方的毛主席训词,仿佛进入一条时光隧道,让人不知不觉走进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段红色历史,走进学校的前世今生。

抗美援朝战场上激战正酣,装备技术落后使我军在打击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时困难重重。新中国急需加强国防现代化,打赢机械化现代战争急需大批掌握军事技术的人才。毛主席毅然做出组建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的战略决策。

1952年6月,中央军委电令陈赓从朝鲜战场回国。6月23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在中南海怀仁堂召见陈赓,在听取陈赓关于朝鲜战场的汇报后,毛主席讲道:“我们现在决心解决这个技术装备落后的问题。”“这次调你回来,就是要你创建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由你来当院长。”

当时一无师资,二无校舍,三无教材设备,四无办学经验。陈赓向周总理请求:“你可得当我的后台老板。”周恩来笑了笑。陈赓接着又提出:“要干,你们得给我找个好政委。”毛主席风趣地说:“我看,还是你自己又当爹又当娘吧。”

1953年7月10日,中南海菊香书屋,陈赓谒见毛主席。汇报完筹建哈军工的情况及所遇困难后,陈赓向毛主席请示:“学院9月1日开学。想请主席给写一个训词。”毛主席笑呵呵地说:“哎呀,我现在也是个官僚主义者,懒得动笔,不常写东西。让萧向荣主任先起个草吧,我再修改修改。不要写得太长,要突出办军工的意义,要发扬我们军队的好传统。”

8月26日,毛主席训词在哈军工正式开学前下发到学校。训词明确了创办军事工程学院对国防事业的重大意义,赋予学院培养军事技术人才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提出向苏联学习的开放办学思想,要求学院保持和发扬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一刻也不能忘记。

在战火中诞生的哈军工从成立那天起,就与国家意志、军队使命紧密连在一起。哈军工沿着毛主席训词明确的办学方向、始终保持办学治校的政治本色,是“军校”,也是一所“党校”,培养了一大批合格军人、合格党员、合格军事技术人才。

后来,刘居英院长谈到毛主席训词时深情指出,哈军工传统的精神内涵,就是毛主席《训词》明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

1966年,哈军工退出军队序列,随后陷入了一段低谷徘徊的发展阶段。面对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重困难,毛主席训词蕴含的“哈军工传统”是始终激励师生员工勇毅前行的重要精神支撑。

从哈军工一路走来的国防科大,历经风雨,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毛主席训词向每一位到来的学子诉说着学校光荣的历史,指引着他们在强军兴军新征途上不忘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