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大
“东风快递员”成长日记
发布日期:2024-12-31 作者: 胡佳伟 史绍琪 季敬文 图片:周雨豪 彭勃 杨熙莹 李士成 访问量:

2015年12月31日

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12·31”从此便成为

火箭兵烙印于血脉中的纪念日

今天,是火箭军成军9周年

让我们一起走进

东风快递员在国防科大的生活

看看他们的成长日记


勤学不缀的东风快递员

新环境、新专业、新知识,面对全新挑战,他们彰显强大韧劲。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复习;白天图书馆,晚上俱乐部;一门心思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正如东风家族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在不断发展进步。


孳孳不息的东风快递员

骨干任职、新闻宣传、专业学习……国防科大多样的人才培养路径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可能,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培养能力,提升自我。工作中严格遵守“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要求,这是传承自火箭军的严谨作风。


运动不止的东风快递员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尽管作为技术军种,他们也始终没有放松对自己体能的要求,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锤炼体魄;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突破极限,挑战自我。

我曾服役于火箭军某部,是一名操作员,执大国长剑护万里海疆。在多次重大专项任务中,与战友们默契配合,每一滴汗水都倾注着实现强军梦的决心。如今来到国防科大,我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强军事业不断奋斗。

——张质文

我曾经是火箭军的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有幸见证了官兵们在群山戈壁间的坚毅身影,无论是数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还是导弹发射场的奋勇拼搏,都彰显出令人崇敬的非凡毅力与无畏勇气。如今在国防科大,我将以满腔热忱投入学习,为火箭军的现代化建设和强军目标贡献力量,让“大国长剑”更加锋利。

——郭清润

来到军校以前,我很幸运地在“红川精神”的浸润里迈出军旅第一步。“居深山不畏艰苦寂寞,护国宝责任重于生命,爱本质崇尚科学严谨,壮国威甘当无名英雄”的“红川精神”滋养着一代代红川官兵,也将伴随我一生。如今来到国防科大,我为国出征参加世界军人运动会,以实际行动践行“我无名国有名,以无名助威名”的价值追求,今后我定在强军兴军的伟业中绽放青春年华!

——彭明慧

我曾经是火箭军的一名警卫兵,虽然从未亲自见证导弹腾飞远航,但每一次任务的执行和完成离不开我们的守卫和保障。千人一杆枪,万人一条心是我们最真实的写照。如今来到国防科大学习,我将以“于无声处起惊雷”的作风激励自己,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季敬文

大国长剑,威震苍穹

致敬!英雄的火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