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招聘
采购信息
图书馆
出版社
邮箱
English
学校概况
科大简介
科大校训
科大校歌
标识系统
新闻公告
科大要闻
通知公告
校园动态
活动赛事
院所设置
理学院
计算机学院
电子科学学院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智能科学学院
系统工程学院
空天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信息通信学院
电子对抗学院
气象海洋学院
军政基础教育学院
研究生院
第六十三研究所
试验训练基地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家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获得者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教育教学
教学动态
教学名师
精品课程
实践教学
科学研究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网
就业信息网
走进科大
校园生活
校园风光
科大故事
学员风采
EN
学校概况
科大简介
科大校训
科大校歌
标识系统
新闻公告
科大要闻
通知公告
校园动态
活动赛事
院所设置
理学院
计算机学院
电子科学学院
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智能科学学院
系统工程学院
空天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信息通信学院
电子对抗学院
气象海洋学院
军政基础教育学院
研究生院
第六十三研究所
试验训练基地
师资队伍
两院院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家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获得者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教育教学
教学动态
教学名师
精品课程
实践教学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网
研究生招生网
就业信息网
走进科大
校园生活
校园风光
科大故事
学员风采
人才招聘
采购信息
图书馆
邮箱
出版社
走进科大
首页
/
走进科大
/
科大故事
科大故事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 张卫民:“算天斗海”为打赢
盛夏时节,湖南长沙烈日炎炎。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某研究所会议室内,一场与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议刚刚结束。走出会场,该所研究员张卫民来不及喝口水,便又坐回到办公室电脑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一行行数据,投入到新型数值预报系统的研制中。此时,运行着最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的超级计算机正有序地嗡嗡运转,张卫民与团队成员向着全流程自主可控数值预报系统冲锋。
13
2023-08
我与勋表 | 细数科大人戴在胸前的“荣誉墙”
勋表是军人荣誉的象征,闪亮的勋表是一面小型的荣誉墙,记录着军人经历的岗位、完成的任务、立下的功勋……让我们一起聆听国防科大人与勋表的故事,走进他们的强军“成绩单”。
27
2023-06
朱杨柱,中国空间站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国防科大培养的博士航天员!
朱杨柱是国防科大培养的首位航天员,也是我国首位非飞行员出身的职业航天员。这次出征,他还将作为我国首位航天飞行工程师,执行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并在太空开展相关技术试验。朱杨柱迈出了科技人员“飞天”的第一步,这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未来我国将有更多的科技人员前往空间站探索浩瀚宇宙。
29
2023-05
祝贺!全国最美家庭,国防科大王海家庭光荣获选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王海教授家庭光荣获选。王海和唐正夫妻携手走过19年,家庭和睦、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热心助人,在各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24
2023-05
“老”年才俊
“各位青年才俊……”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是黄建华教授来上课了。他是数学系的老教授,身材不高,为人幽默,常称呼我们为“青年才俊”,所以我们背地里也称呼他为“老年才俊”。
15
2023-05
快看!我们的队长是世界冠军!
“我们要担得起奋进一流的责任!”这是叶邦武常说的话。得益于军政基础教育学院“驻队育人”活动的成功实施,一批优秀教员走出教研室,迈进学员队的营门,投入火热基层。“驻队育人”活动是学院进一步巩固学员军政基础素质,结合全程导师制而推行的重要举措。选取了一批政治站位高、育人情怀深、专业能力强、人格魅力正的教员担任学员队的驻队干部,辅助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教员叶邦武、卢嫔嫔、周煜杰名列其中。
10
2023-05
我和爷爷肩并肩
在村子里生活的年头不算短,可是有个地方,始终充满“神秘”让我敬畏,那就是老家村里的党史陈列馆。今年回乡,特地让父亲带我去参观了一下,感触颇深。
22
2023-03
我的舞台路
“谱写出新时代的英雄赞歌!”当我慷慨激昂地说完讲稿的最后一句,台下瞬时掌声雷动,我庄重地向观众敬了一个军礼,阔步走下了舞台,听着还未停止的掌声,我偷偷地抹了一把泪,过往的一切,仿佛重现在眼前。
21
2023-03
人生不设限!这是军校女博士超越自我的宣言
“不要觉得‘跨界’很难,更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在2022年国防科技大学硕博宣讲百人团成立大会上,刘坤佳这样鼓励新团员们。这位飒爽英姿的女博士,不仅是教研室里公认的科研能手、校电视台的主持人,还在2022年学校“奋进杯”女子50米自由泳比赛中斩获桂冠……
14
2023-03
现任载人火箭总师容易重返母校:我的梦想从国防科大启航
她是我国长征二号F载人火箭的现任总设计师。她是航天科技集团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她就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容易,也是国防科技大学原航天技术系1997级空间工程专业的优秀校友。
01
2023-03
缅怀陈赓大将!修复一组老照片
2月27日,是陈赓大将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他是“黄埔三杰”之一也是常胜将军 他是开国大将,更是哈军工的创办者。今天,我们修复了一组老照片的颜色,缅怀这位为民族为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勋的陈赓老院长;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27
2023-02
每一步都算数
烈日下的体能考核保障,让我头晕目眩。趁着队与队衔接的间隙,身旁的教员抽空拿出手机回着考生家长的电话:“如果想要报考我们学校的话,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啊!”想着又是一个对军校充满向往的小伙伴,竟感觉与当年的自己如此相似。
24
2023-02
我生命中的良师
“时光的河入海流,最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总能唤醒那段激情燃烧的基层岁月。那三年,我从一个懵懂的地方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那三年,有这样一个人,伴我始终,他既是战友,又是老师,他就是我的班长——王裕文。
16
2023-02
走好上坡路
记得在大一的一堂课上,教员巧妙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科大三号院的地形非常有特点,当你踏进校门,走的都是上坡路;当你走出校门后便能顺顺当当、一马平川。”话里讲的是地形的起伏,也是人生的历程。
15
2023-02
点赞!这些科大里的暖心之举
闻令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行而上;爱心点亮希望之光,一个个暖心故事把爱流淌在科大校园里,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力量汇聚力量,众志成城,共盼春来。
11
2023-01
沉痛悼念赵伊君院士
激光技术专家,我国高能激光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伊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赵伊君,1930年11月出生于北京市。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赵伊君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物理力学和高能激光技术研究。
22
2022-12
一堂思政课的感悟
上完《习近平强军思想专题研究》的研究生课程后,有位学员给我发来消息:“您课上所讲的,大多是建立在朴素的情感之上,让我印象很深,感谢您选择做一名军校教员站在讲台上,选择用这样朴素的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
13
2022-12
500万字手写讲义,40余年手写板书,这位教授值得敬佩!
手写的讲义,手写的板书,没有电脑、更没有PPT课件。挑起一根粉笔,一转身空白的黑板上出现了仿佛印刷体一般的三个公式和一幅示意图。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利落干脆。在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大气海洋科学数理基础》的课堂上,这位老教授坚持40余年手写板书,像印刷一般的手写讲义累计高达500万字。他就是76岁的黄思训。
23
2022-11
攀登,以更美的姿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发展蓝图。这个目标是每名官兵的目标,这个要求是对所有官兵的要求。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突破难关、勇攀高峰,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金秋时节,在一次联合作战保障综合演练间隙,国际关系学院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马宁研组织教研人员结合使命任务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随后,她带领团队连夜攻关,圆满完成演练任务。
14
2022-11
遇良师
2016年夏天,我与导师陈老师初识。那时,我因为申请硕博连读,在毕设导师带领下前去拜访,想请他做我的博士生导师。由于时间久远,初次见面的许多细节我都记不清了,唯有一点清晰,导师当时留着宛如入伍新兵的寸头发型,干净利落的面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我就觉得,导师一定是一位在生活中自律、自我要求严格的人,在工作上也必然是一位一丝不苟、全力以赴的人。
26
2022-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
页
上一页
下一页